top of page
旅途11_竹林寺納骨堂

所在地:高知縣高知市

設計者:堀部安嗣

​竣工年:2013

  在四國旅行的途中,不論是在路上或是電車上,都可以時常見到穿著修行者服的「お遍路さん」—他們是循著古代名僧空海的腳步,前往四國88個靈場參拜的信徒。而位在高知五台山,主祀文殊菩薩的竹林寺,則是第31個靈場,其歷史已超過1300多年,自中世以降都一直是土佐地方(高知縣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

  自公車下車後,走到竹林寺的入口,爬上水泥階梯抵達竹林寺的山門,頓時一片蓊鬱的初夏林道映入眼簾。森林覆蓋率84%(日本第一)的高知,幾乎只要出了高知市區就到處都是一片綠油油。我一邊沿著石階而上,一邊欣賞著那片迎著參拜者的綠樹與紅花,完全忘記自己已經在竹林寺境內,身心皆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爬上第二層石階後,高聳的五重塔就矗立在眼前,雖是1980年重建的,不過依然挺有氣勢,面向五重塔,左邊是建於1644年的大師堂,而在右邊,便是建於室町時代的竹林寺本堂。

1980年重建的五重塔

​大師堂

​竹林寺本堂(左)

  在本堂的左側,有一條約僅1米左右的石板小徑,它與參拜的主動線並沒有直接連結,而是需要穿越白色細礫石地面,才能夠抵達。這條小徑,通往的是堀部安嗣所設計的竹林寺納骨堂。

  從山門通往本堂的途徑是一路陡斜的上坡,但這條小石板徑,卻是一條有平穩起伏的道路。在穿過子安地藏尊小廟後,可以看到竹林寺納骨堂默默地座落在小徑彼端,以極其謙卑的姿態融入在一片大自然之中。

  簷高僅有3米8的納骨堂,在四周動輒5米以上的大樹面前顯得特別迷你。通往入口處的小徑為了基地前的一座大樹的根,而特別繞了一個彎前進,讓人能夠感受到這個作品想傳達「尊敬自然」的概念。

(圖片來源:日本建築學會賞)

  根據堀部自己所述,最初的設計概念其實是以複數個小群落的方式開始思考,但在不斷的設計收斂的過程後,才定稿成現在一直線的配置型態。但是這種一直線的設計,最為關鍵的便是軸線的選定,一但軸線有所偏差,就會與週遭環境格格不入,因此在設計過程中,他也曾帶著圖面與模型前往現場考察,以確定軸線的走向是否融入週遭環境的涵構,包括那些筆直高聳的樹,以及些微起伏的高低差。以結果來說,這樣的觀察與設計手法,非常成功地回應了基地環境,用空間體驗連結了內外部空間,並同時還能保有納骨堂本身機能的私密性。

(圖片來源:日本建築學會賞)

  繞過入口前的樹後,我一路走下微陡的小坡進入了長達6米的納骨堂前廊,前廊中除了納骨堂牆前有兩座極簡的木長凳外,就只有12支以鐵件連結,像是漂浮在半空中的木柱矗立在這個空間中,從堂內望出去,由於深出簷且位於低處的關係,視線看不到樹冠層只能看到樹幹,而這些木柱的垂直線就回應了森林中這些樹幹的直線,讓自然的感覺由外延伸至內,深出簷的前廊彷彿成為了樹蔭的一部分,遮去陽光,涼風吹來,坐在長凳上,真的是能夠完全感受到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

  從前廊沿著緩坡向下走進納骨堂主入口,整個堂內被等分為三個區塊,中間走道以及兩邊安放遺骨的空間大致上都是2米左右的寬度,尺度恰到好處,既不會太寬到產生強烈的儀式性,也不會窄到讓人拿著掃墓用具不方便行走。在走至主入口後,會進到另一個向下的緩坡走道,走道兩側牆上的泥作,使用的是基地本身在施工時挖起來的土,因此在從外部空間向下走到納骨室入口時的的過程,就如同身體離開人世時,不斷地往下沉,最後回歸大地一樣的空間體驗,簡單有力,亦十分具有禪意。內部將走道與納骨室區隔的RC牆並沒有連接屋頂,而是停在2米5的高度,再以木短柱連結天花板,雖然生與死的空間被牆隔開,卻因為看得到生死共有的大屋頂,而不會感到封閉。開了高窗的自然光滲入室內,空間內雖昏暗曖昧但是氣氛卻不詭譎,反而感到非常沈穩、安定,使我連想到陰翳禮讚裡,谷崎潤一郎對於幽暗空間的描述與對日式光線質感的讚嘆。

(圖片來源:日本建築學會賞)

  沿著長廊,朝著眼前的曙光往前走,走上三階後所抵達的是一個與動線完全垂直的小廳。沿著矗立在小廳正面的木牆兩側望出去,迎面而來的是一片生意盎然的綠。

  小廳的牆後,是一個半戶外的水庭,在這個四面被牆包圍的空間裡,當我一開始到達這裡時,靜止的水盤彷彿像閃著光澤的黑花崗岩板。坐在水庭裡,映入眼簾的,只有稍微泛黃的土佐泥作牆,以及水盤,週遭的森林成了背景。讓人能夠定下心來,仔細聆聽風吹著葉子的聲音、感受四國四月涼爽的天氣,但泛黃的牆則給人一種非常溫暖的氛圍,頓時讓我自己忘了其實身在納骨堂。據說有的時候,還有人會坐在這裡靜靜地閱讀。

在這種空間中一邊感受大自然一邊閱讀,真的是非常享受。

  納骨堂兩側長向的外牆,同樣是以土佐泥作(土佐漆喰)作為表面裝修,這種裝修方式與一般日式泥作的不同是,它是一種摻了發酵後的稻稈屑所拌合成的灰泥,因此在外觀上初期會呈泛黃色,經過陽光照射後時間久了就會轉為白色,因此也會有因光照程度不同而呈現色差的效果。且由於在稻稈發酵的過程中會分泌出醣類,這種醣類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黏著性,因此取代了原本日式灰泥常摻的黏著劑,這種黏著劑不太防水,因此土佐泥作防水的程度就更加的優秀。再加上土佐泥作爲了適應四國南部常常面對颱風的侵襲,它的塗層厚度可以達到5~8mm,比起一般泥作裝修只能塗1~3mm,它更加的堅固耐用。因此在這個納骨堂,堀部也採用了這種非常經濟實用且在地的工法,並在塗上土佐泥作後打磨,質感上和清水混凝土相似,但卻軟化了混凝土死板的灰色所帶來的僵硬感,多了一點柔軟、有溫度的淡黃色。

  沿著原路折返走向入口,一邊聞著淡雅的線香味,以及這座木造建築的杉木香,一邊爬上逐漸爬升的坡道,似乎也暗示著自己慢慢重新返回人間,在踏出前庭、繞過右手邊大樹的根,往前走一小段石板路後,回望這個非常低調,但內部空間卻十分精彩的小案子。在那一瞬間,它的姿態,讓我感受到了「自然的靈性」的存在。人生於自然,死後回歸塵土,這個聚集了許多逝者的空間,它與整個大環境融為一體,彷彿好久以前就一直在那邊似的,一點都不突兀。

  它的姿態,它每個親切的空間尺度,以及充滿人性溫度的色調、材質、工法,就像個早就佇立在這片森林裡的老友,不禁讓我想起電影一代宗師裡那句極富禪意的名言。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