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旅途19_海の博物館

所在地:三重県鳥羽市

設計者:內藤廣

​竣工年:1989-1993

一早從名古屋開往鳥羽的電車上,除了學生與通勤者之外,乘客中的大多數都是要去參訪伊勢神宮的旅客。尤其在剛進入新年號的這個時間點,即使是平日參拜的人仍然絡繹不絕。

 

參訪神宮的人大致上都會在外宮所在的伊勢市站,或是內宮所在的五十鈴川下車,過五十鈴川後,車上幾乎處於空蕩蕩的狀態,只有寥寥幾人繼續留在車廂裡一路往終點鳥羽前進。

FH000032.jpg

位於伊勢志摩半島北側的鳥羽,其實是以當地盛行的真珠養殖,以及伊勢灣名產伊勢海老(一種小型的龍蝦)聞名的海港,從真珠首飾發跡的時尚品牌mikimoto,其創辦人與發源地正是鳥羽。但如今,過去因珍珠,或是因為海女這個職業而興盛一時的海港,其風華也在真珠養殖的風潮退去之後,凋零成一個隨處可見的高齡化地方聚落,不復過往的榮景。

 

但在距離開往沿海郊區的公車約25分鐘車程外,散落著一群倉庫,自落成後的30年來一直默默收集這些地方記憶,且至今仍持續不斷的成長中。

搭著一路滿載著爺爺奶奶的公車,我在一個倚著一片山林的小小停車場下車,充滿綠意與杳無人煙的景象,正疑惑著是不是下錯站的同時,轉頭一看,一座黑色的木造斜屋頂量體赫然出現在眼前,雖然尺度上與我想像的有點不同,但的確是海之博物館。

FH000023.jpg

博物館沒有大方寬廣的入口廣場,只有一條連結公車站牌與入口的小小混凝土板路徑,路徑從入口處刻意留下的碎石鋪面與旁邊的綠地中間穿過,從入口的視線看過去,展示棟的黑色杉木板、灰色的清水混凝土量體與紅色的作業用入口形成了一個有趣的比例關系,而乍看隨意配置的建築量體其實向內部延伸串成了一條視覺軸線,邀請著遊客入內一探究竟,沿著這條混凝土板路,最終抵達的是主館與咖啡廳中間的入口雨遮。

但入口右側,雨遮旁的咖啡廳空間,多少有些弱化了入口場域的空間感,對於這個量體的配置,以及雨棚以砌石作為柱腳的選擇,當下其實是有些疑惑的,之後才知道,原來咖啡廳是後來才增建的,原本的入口就是一道乾淨的石牆定義出來的虛空間場域(如下圖),如此一來,雨棚柱腳的材料選擇邏輯也就說得通了。

cf0c4c9641cdd003d51b1192e7157127.jpg
IMG_0802.jpg

最早的收藏棟落成至今已30年的海之博物館,一開始是1971年時當地為了保存漁業相關文物而在鳥羽市內設立,但因海邊的鹽害造成快速的老朽化,因此於1985年決定在現址建立新館。並由當時還在職業初期的內藤廣負責設計,而這個博物館,也成為了內藤生涯早期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築。

而新博物館的催生者,雖是鳥羽當地的名人,但連地方都市都稱不上的鳥羽,其實並沒有太多預算來建立新館,因此業主一開始很直截了當的跟內藤說了「我們沒有多少預算」,但又由於基地位於海港旁的山丘,因此如何用最低的預算來實踐出一座耐久的建築物這種矛盾,變成了這個案子最大的課題,相較於當時全日本正值經濟泡沫化、都市裡各種不惜預算的奇形怪狀建築物如雨後春筍冒出的時代背景,海之博物館可說是個異類中的異類。

FH000024.jpg

海之博物館雖名為博物館,但我感覺它本質上更像個倉庫群。基地位在伊勢生浦灣一隅的小丘上,基地南邊還有一小塊古墳小丘(大吉北古墳),全域大致上分成西側的展示與東側的收藏兩區。在全區的材料運用上,由於有了前一次被海邊鹽害搞慘的經驗,這個博物館在構造上大量使用集成材立體木桁架與RC,極力避免採用金屬製品,而結構上也在SDG構造設計集團的協助下,積極利用預鑄混凝土來實現大跨距的收藏空間。採用了最單純的雙斜屋頂外觀與周邊的漁村景觀融合,把視覺上的主角留給了大海、天空和綠意。

展示區包含主要的2座展間,以及位在基地南側的工作坊、基地北側的研究室空間。而收藏區則是集中在基地東側的3座預鑄混凝土構造,並由中間的風除室作為統一的遊客參觀入口。全區量體的軸線從入口開始先是沿著古墳的方向延伸,鄰接一個利用小丘的高差創造出來的戶外舞台,接著轉向迎向基地山腳下的海港邊。而在戶外舞台的另一側,就是藏有許多大型收藏品的倉庫群。

318d61fabfbd7fbe2be2b64451620fe1.jpg

靠近入口的展示棟,相較於外觀低調內斂的黑色杉木板,室內空間是色調溫暖而明亮的美國松木,考量到業主「預算不足」的條件,我想這樣的組合算是一組不錯的回答,光線透過屋脊的採光罩灑落,照亮了木造的大屋頂下的無柱空間,木構桁架在這樣的空間關係下起了類似採光格柵的作用,減少陽光直射產生的眩光。

IMG_0815.jpg

兩座展示棟的室內空間狀況其實差不多,除了用一些RC定義出室內空間如視聽室、廁所之外,其他空間基本上就是留給各種展示品,小從書籍、照片,大到整艘小型漁船,所有大大小小的東西通通散落在整個大空間中,偶爾在建築物下層開些玻璃開口作為採光,並稍微降低建築整體的封閉感。雖然在展場設計上還是有針對主題性做分區,但是很明顯可以感受到由於超過6萬件的大館藏量,導致展品配置與動線上為了追求效率,少了一些空間上的趣味性。

IMG_0857.jpg
IMG_0837.jpg
IMG_0835.jpg

由於博物館的預算不足,在設計上,內藤是採用比較簡易的外型以及較貼近當地構法的策略,來降低施工上的難度以便把施工預算拉低。因此在建築物表現上,他盡量用一些木工師傅就可以做出來的方法,來創造出一點不一樣的事情。比如說直接拿兩三條鋼筋跟鋼纜做成的扶手,以及各種質感的清水混凝土,甚至是連續弧形然後還要把事先嵌燈軌在裡面的混凝土天花。

IMG_0831.jpg
IMG_0952.jpg
IMG_0824.jpg
IMG_0941.jpg

基地另一側的收藏區,是這個案子的另外一個看點。相對於展示棟的黑色杉木外觀,收藏庫的外觀則是乾淨、上了白漆的預鑄混凝土量體。同樣採用瓦片的屋頂可以感受得出整體園區的一致性,白色vs黑色,自然vs人工而這樣的對比雖然就設計層面上看起來頗為有趣,但這樣的材料選擇其實還是跟為了要對抗火災、以及嚴酷的海邊環境,以及壓低造價下所作出的設計決定。

IMG_0884.jpg
FH000029.jpg

收藏庫一共有三棟,訪客可以統一由三棟中間的入口風除室進入,但平時只開放玄關正面的倉庫,其他兩個是放置比較貴重或不耐環境影響的文物,只有活動時才會開啟。沿著混凝土板小徑走近風除室,踏上踏階後踩著延續周遭石頭質感的抿石子地坪,接著進入到室內空間。而這個風除室有趣的地方,在於他在牆壁下方開了一條環繞整個建築物的玻璃窗,並在窗四周鋪滿礫石,除了讓礫石層肩負通風換氣的作用外,也將伊勢灣海岸石頭遍佈的質感延伸到室內,讓人產生一種似乎不知道是在室內還是在半戶外空間的錯覺。同時放置在風除室換鞋區的各式漁船文物,更打破了博物館建築中室內才是展覽範圍的認知,讓人感覺到整個園區都是展覽空間的一部分。

​風除室的大門是園內少見的金屬材質,上面隨機塗了不知道是不是跟造船有關的塗料,它的這種處理方式和顏色,讓人感受到了些許歲月的質感。

IMG_0925.jpg
IMG_0931.jpg
IMG_0932.jpg
IMG_0926.jpg

三座收藏庫基本上都是預鑄混凝土構造,當然這是為了壓低預算與工期。構造的跨距為18.5公尺,整個建築長40公尺,為了能讓這些構件放在拖板車上運送,整個構造的模矩單元控制在2.25米的寬度,並用後拉法為構造添加預力,維持整個建築物的穩定與耐久性。在去博物館前,我其實已經有先看過收藏庫的照片,但實際到現場依舊給了我巨大的衝擊,用身體去感受空間尺度、氛圍畢竟還是和看照片有差,空間裡的光線、味道、聲音、空寂,都是照片上呈現不出來的感覺。由於當時的遊客只有我一人,再加上收藏庫裡面放了成堆的木造船隻,室內的吸音效果非常強烈,一瞬間還以為自己進了無響室。

IMG_0899.jpg
IMG_0918.jpg

展示的內容同時也是讓我驚豔的部分,除了一些與船隻相關的小知識區域之外,更可以零距離的面對裡面的船隻收藏,這些收藏之多完全超乎我的想像,我猜也超出了館方想像,裡面有些船隻根本就是相互疊在一起的狀態。透過近距離觀察,可以發現許多平常看不見的細節,像是釘在船頭的木片護船符、構件與構件間的接合方式,材料與構件之間的關係等,真的要仔細看大概也得花上一段時間。

IMG_0919.jpg
IMG_0913.jpg
IMG_0922.jpg
IMG_0920.jpg

別出心裁的晝光色的照明燈具多少緩和了一點預鑄混凝土的冰冷質感,走上收藏庫一端的平台一覽整個收藏庫的室內,這些船頭統一朝向門口的這些船隻,彷彿一支踏著時間大浪奮力地往前邁進的艦隊,

IMG_0902.jpg

相較於展示區與收藏區,位於基地最南側的工作坊棟和最北側的研究棟就顯得相對比較陽春一些,基本上就是用普通模板灌成的清水RC底座與木構屋頂的結合。建築內部雖名為體驗學習館,但由於所藏實在太多,現況也變成了展示空間的一部分,且由於當初設定是拿來用作比較偏室內活動的場所,空間上的有趣性與其他建築比較起來遜色許多。

IMG_0860.jpg
IMG_0869.jpg

這個海之博物館極低預算的經驗,帶給了內藤往後在設計公共建築上有很大的影響,比如針對材料構法上做出最合理的選擇(適合海邊的木、RC、瓦),設計上也不刻意強求特別造型(簡單雙斜屋頂),以及對於基地環境的尊重等(高度、顏色、配置)。而經過了30年依舊屹立不搖,展品仍然持續增加的收藏棟,或許也正符合了Le Courbusier的「美術館的無限擴充」(Museum of Unlimited Growth)的概念,雖然在財政上,這個博物館隨著展品的爆增,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大,但這個作為把過去的記憶、生活的遺跡保存下來,讓時間實體化並傳承至未來的場域,讓內藤在往後的案中不斷地想強調建築物的時間向度,也讓他的作品給人一種久經時間醞釀的特別質感。

IMG_0873.jpg
IMG_0811.jpg

由於這個博物館的所在位置實在是太過偏僻,遠離市區就算了公車數量也不多,因此我也只能在這裡短暫停留2個小時,其實最好的逛法,個人覺得是在看完園區內的展示與收藏庫後,從比較靠海港的展館穿出去沿著作業用的小徑走到海港邊,然後繞著海港走一小段後再回到園區內。但當下實在沒有太多時間,只能盡量全區繞過一遍。從入園到離開,只有我一個訪客,讓人實在很擔心這個館未來究竟還能營運多久,希望下次再訪這裡時,可以用半天的時間好好地去享受這個博物館所建構出的、令人感到平靜、忘記時間的世外桃源。

FH000027.jpg
FH000028.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