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 TTP / O-Bay Way Studio
Taiwanese Tokyo(ed) Project
旅途21_一宮團地
所在地:香川縣高松市
設計者:丹下健三
竣工年:1964(第一期)
一直以來,「聚集而居」便是一道人們持續尋求最佳解答的千古難題。他與當地文化、時代背景、甚至是使用者關係都息息相關。1960年代的日本,正值高度經濟起飛的時代,大量的人口湧入都市,都市的住宅完全供不應求,只能開始把郊外的土地從農田開發城住宅區,來因應不斷暴增的都市人口。
而在這樣的社會狀況之下,從195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各地出現了許多種針對集合居住的實驗與想像,而由日本住宅公團主導建設,被簡稱為"團地"的集團住宅地,便是其中一種集住型態。位於四國的高松市南方約7公里處的一宮團地,就是個標準的郊外型住宅團地。
1956年,當時的香川縣,在時任知事(縣長)的金子正則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推廣現代建築,且在香川縣內催生出了許多知名的公共建築。因此,他以廳舍為契機,將這種在當時蔚為流行的團地規劃,交給了廳舍的設計建築師丹下健三,或許這也是金子想成為全國團地設計的先驅而做出的宣言吧。
(網路資料)
這個一宮團地的規劃,由丹下事務所的左右手神谷宏治負責,與槙文彥同為丹下門生的神谷,深獲丹下賞識與重用,後來代代木體育館之所以可取得巨大成功,身為專案的神谷可以說是居功厥偉的幕後功臣。後來他更擔任現今丹下都市建築設計前身的URTEC第一任代表董事,足以看出丹下對神谷的信任。
(網路資料)
第一期的規劃於1958年啟動,但據神谷本人所述,這個案子其實縣府方並沒出什麼設計費,因此只做了一年左右的規劃後,後續就移交給縣政府自己發展了。
最初的構想,是利用丹下參考柯比意的模矩,並依照日本人比西方人較為矮小的身形所定義出的"丹下模矩",來創造出各種尺度的"聚落",並將排水,電線等設備管線整合,再利用當地的石塊作材料做出了設備牆,將幾個住宅單元圍塑成一個小社區。然後再將各個小社區分散配置,透過操作虛實量體的關係,形塑出大中小尺度的空間,進而構成整個社區的景觀。
(網路資料)
(網路資料)
(網路資料)
如果說東京1960的計畫是在既有架構的秩序中尋找自由,那麼第一期的一宮團地則是在一片自由的空白中建立起某種秩序。這種思考上的前後對比,值得令人玩味
(網路資料)
(網路資料)
1961-1964年,縣政府方進行了第二期工程,當地建起了五層樓高的星形公寓和給水塔,這個部分並非由丹下事務所負責,因此究竟是誰的設計也已不得而知。
過了二十年後,縣政府在1981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計畫,第一期幾乎所有的住宅單元皆被剷除改建,而改建的設計及規畫,依舊是由丹下的URTEC事務所負責。
改建後的住宅單元,一改原本神谷在第一期中利用各種尺度去形塑都市的思維,而是先思考集合住宅裡住戶彼此的空間關係,創造出基本的居住空間原型,而後再利用不同的組合邏輯,去操作大基地中的虛實空間配置。
在規畫的思考上,相對於一期較注重人行,類似集村內的鄰里關係,或許是要因應自家私有車普及化的社會情形,改建後的規畫明顯地考量了車行與人行的動線,創造出數條人本綠帶來做為社區內的公共空間。
部分居住單位量體的配置,似乎繼承了第一期的想法,維持著幾個單位聚集成的小聚落,但最具特色的設備牆卻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為了放進車位而調整出來的鋸齒狀配置。
住宅單位量體的外型,不同於過去的平屋頂或是雙斜屋頂,而是用簡潔明快的單斜搭配平頂,產生與周遭家屋不同的視覺效果。而這一條透過丹下模矩而產生的明快斜線,巧妙地結合了上下兩個居住單元。
另一個較有特色的是其鄰里關係,有別於水平方向的一戶一棟那種傳統的街屋形式,以及近代常見的整層分割成多戶的手法,一宮團地的居住單元比較像是變形版的馬賽公寓,以三層樓為一個居住單元,一個單元有兩戶,一樓單獨成一戶,但享有因斜線而產生的挑高空間。而二三樓則是自成一戶,享有三樓的露臺空間。
(網路資料)
下層住戶平面
(網路資料)
上層住戶平面
而各單位量體之間並非像宿舍般那樣有橫向連結,而是利用半公共性的戶外階梯將人行動線拉回到地面,讓上下戶的動線匯聚在樓梯的地面入口處,形成這兩戶共通的小型鄰里廣場。而後小廣場再透過步道串聯成一個線性的公共空間,且由於量體退縮的緣故,這樣的線性空間構成了一條視覺軸線,展現了居民最真實的生活景觀。
初到一宮團地時,首先最有感的是那連續的斜屋頂所構成的天際線,向遠方延續的低矮量體形成強烈的透視感,一部分的住宅經過整修後被漆成了白色,搭配四國的湛藍天空,構成讓人感到非常舒服的聚落景觀。
住宅群落的編號,也能看得出時代感。
但即使是這種如此充滿理想的住宅社區,也難以抵擋不斷變遷的社會狀態。原本因應60年代大量核心家庭的居住空間,在現今少子化的衝擊下也成為了被遺留下來的舊時代產物。
因此,如今社區內的空屋越來越多,團地內的星型集合住宅也面臨陸續被拆除的危機,而具標誌性的水塔,則是在2015年就被拆掉了。
原本作為人本軸線的綠園道,兩側相鄰著住棟的工作空間,因此感覺上變成了聚落的內側,從雜草叢生的步道及了無生氣的立面景觀來看,空間缺乏照顧的原因,應該也跟人口外流脫不了關係。
從停在各住家門前的車看來,目前仍然還是有一定數量的居民居住於此,門口的空車位成為了家族遊戲的廣場。基地內曲折的車道,也有效地抑制了車型的速度。多少確保了社區內的交通安全。
相對於那些不勝枚舉的公共建設案,丹下的社區規畫案可說是少之又少,一宮便是少數位在日本國內的居住空間設計案。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案子真實反映出了丹下模矩對於真正的生活的影響力,同時也可窺見丹下對於居住的看法。
由於這個案子的性質屬於公宅,雖然近期內應該不會有被拆除再開發的可能性,但由於近年來的少子化.人口減少,以及建築物老朽化的影響,在星型集合住宅,也開始被解體的當下,該地的居住風景,已經一點一滴地開始改變。這些可愛的斜屋頂小房子還能夠在這裡多久,也沒有人能夠保證。
白色與灰色交錯,連綿無盡的小房子。打開後的斜屋頂引進了溫暖的陽光,而向後退縮的量體則讓出了人們遊戲生活的空間,也打開了居民們的視野,串連的鄰里的人際關係,帶給這個土地的人們廣闊的天空。
但這樣的光景,這樣另類的居住形式,是否能夠持續承受住社會變遷的浪潮呢?而當今的集合住宅,追求的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