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 TTP / O-Bay Way Studio
Taiwanese Tokyo(ed) Project
旅途22_目黑天主聖堂
所在地:東京都
設計者:Antonin Raymond
竣工年:1954
「構造乃建築家的母語,建築家是透過構造來思考、並表現自我的詩人」
這是以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先驅建築師Auguste Perret的名言
也是建築師Antonin Raymond(下圖,右為其妻Noémi Raymond)的個人信條。
先前在案例03的群馬音樂中心,跟案例20的教文館大樓,都曾簡單介紹過這位捷克裔的美國建築師。
曾赴日兩次的Raymond,首次踏上日本土地其實是1919年跟著Wright協助當時的帝國飯店工程。這是他的第二份工作,但後來因對於Wright在設計上對於日本當地的風土的忽視因此理念不合,在三年後離開了Wright事務所,並於1922年於東京開創了自己的建築事業。
但在接觸當代的設計思潮之後,Raymond開始意識到Bauhause及Corbusier式的這種去地域性的現代主義,其普遍過於強烈的國際式樣反而成為了美學表達的阻力。因此在設計上,他除了積極使用RC量體及露臺等現代建築元素外,也不斷利用各種方式嘗試結合日本當地的建築元素,落實他自身的建築思維。
除了RC之外,Raymond也經常使用丸太(圓木材),除了一般日本人常用的加工角材以及單純的梁柱系統之外,他也常使用具強烈素材感的原木,木構造不另外用板材藏起而是直接外露,讓構造成為空間的一部分,同時型塑出異於日式尺度的挑高空間。來自西方的RC,以及源於本地的木造,一直是Raymond建築生涯的兩大主軸,RC造的自邸"靈南坂之家"(上圖),以及木造的“輕井澤聖保羅天主堂”(下圖),即是其初期幾個經典的案例。
1937年,Raymond因案離日並前往印度,後來因二戰輾轉回到美國,在賓州執業了10年之後,於戰後的1947年再度踏上日本的土地。並在之後因案與著名RC建築設計者A.Perret(下圖)的弟子B.Feuerstein合作,開始接觸Perret的RC設計思維,為他的建築風格再次開創出新的一頁。
1947年,本篤會在戰後一片荒蕪的東京土地上,創立了目黑教會,或許是因為同為外國人的原因,當時的教會委託了與日本淵源極深,同樣身為異鄉人的Raymond進行規劃設計。
教會位處JR目黑站徒步約10分鐘左右的閑靜街區內,當時的規劃內容除了教會的行政空間外,還有一座可容納500人的聖堂和幼稚園。如今幼稚園機能已經轉變為天主教東京國際中心(CTIC),專門協助在日外國人的一些支援活動。
進到教會基地內,一道橫向的長廊定義出了教會的玄關領域,長廊後的空地原本應是幼稚園學童門的遊樂場,現在轉變成了停車場的機能,並偶爾在這個小廣場空間內舉辦一些對外的公益活動。聖堂位於廣場北側,而位於南側的主入口對外開放,全區量體的色調分為暗磚紅色及混凝土本色,北側鄰道路側的行政棟則應是後期的增建,色調上與前者有差異,外觀明顯偏黃。
聖堂由左右各8道傾斜45度角、厚度僅18cm的牆壁形塑出鋸齒狀的外觀,並在這些突牆的室內側,另外插入三角形的水平板,使這些牆在構造上足以肩負柱子的角色,除了構成支撐弧面屋頂的主要構造,同時其形塑出的光縫,亦可將自然光源引入室內。
沿著迴廊走進聖堂,從管風琴下方被壓低的玄關空間進入,轉身即進入聖堂內部。由於量體的寬度與高度同樣都是15公尺,長度為30公尺,這樣的比例在透視上形成了正方形的建築消點,室內是採用質感較硬的原色清水混凝土,但在兩側自然光的間接照明之下,反而產生了輕盈的節奏感,自然地將參訪者的視線帶到了祭壇後的那面巨大白牆。
座東朝西的配置,將午後的西曬日光邀進聖堂,這樣的配置影響了光的入射角度與質感。讓自然光時而刺眼尖銳,時而昏黃溫暖,光線時而在左,時而在右。隨著時間與季節遞嬗不斷地變換。
同樣採用折板系統,高達15公尺的屋頂,由於透視角度及光影入射的關係,跟牆體一起創造出了視覺上驚人的層次感,同時在聲學上產生了迴響效果,大大增幅了聖堂空間內的神聖及莊重感,與紅灰相間、凹凸且充滿動感的外觀呈現出強烈的對比。
聖堂內的燭台.座椅等家具,同樣也是出自於Raymond的設計。而折牆上的各種浮雕裝飾,則是由他的妻子,設計師Noémi Raymond的親力之作。浮雕與外推的小空間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小型領域,彷彿是附著在主聖堂旁的小祭壇。午後的陽光從聖堂後方的彩色玻璃撒入空間,稍微軟化聖堂裡混凝土生硬的灰。
令人驚艷的是,由於聖堂整體採用折板型抗結構,兩側的二樓看台也採用了無梁板,減少梁深帶給一樓的壓迫感,同時保持整體空間的單純乾淨,在視覺上也構成了由垂直元素的面狀,以及水平的條狀元素所形成的空間印象。
這種折板型抗結構,其實也算是群馬音樂中心(下圖)的前身。二度來日的Raymond接受了Perret的RC美學,並開始摸索以構造表現鋼筋混凝土建築的美學方法。相對於他所謂「矯揉造作」的粗獷主義,誠實地回歸各種構造的合理性所表達出來的外型及空間美感,才是Raymond追求的RC之道。
現代主義的RC建築,就在Raymond從1920年代以來不斷的推動下在日本綻放,並培育出如了如前川國男、吉村順三、増沢洵、Geoge Nakashima等優秀的事務所員工。因此即使他在生涯上有些令人爭議的地方,一般仍把這位將大半輩子的建築生涯都奉獻給異國的美國建築師,譽為日本近代建築之父。
雖然這並不代表只有Raymond有在積極發展近代建築,畢竟當時也還有如村野藤吾、崛口捨己、山田守等人,他們也時常利用RC做為主構造,但他們的風格卻比較偏向後期的Coubusier,以混凝土的高自由度來雕塑出作品以表現混凝土的特性與質感,與純粹用點線面等構造元素以及其理性的組構方式去表現空間的Raymond,還是有些不同。以近代建築(特別是RC)在現今日本發展的結果回頭看的話,後世將「元祖」歸給Raymond,個人認為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目黑教會的聖堂案,一設計就是兩年,當然就結果而言,這是值得等待的。這個終年對外開放的聖堂,就像繁忙東京裡的一塊心靈綠洲,沒有高聳的鐘塔或搶眼的外表,也沒有誇張的外型與花俏的裝飾,就只是用低調樸質的姿態,靜靜的在都市的一角,永遠敞開著大門歡迎每個需要平靜的人們自由地去拜訪它。
不靠特殊材料,不採納過於刻意營造的外型,這座聖堂遵循著Raymond自身的建築五原則「簡潔(Simple)、自然(Nature)、經濟(Economical)、直接(Direct)、誠實(Honest)」,使用經濟合理的材料,捨棄教會建築的裝飾、維持簡潔的外觀,直接露出所有建築構件,誠實地用構造系統創造出莊嚴神聖的宗教空間。並在此屹立不搖逾60年,且從其仍乾淨完整的外觀,可以看出使用者對於建築物的愛,也成為東京都選定的歷史建築物,在東京的歷史上留下了一席之地。
在我心中,這座看似簡單卻能歷盡風霜,空間感強而有力且滲入人心,亦能成為許多人們記憶一部分的聖堂,始終是我心中最欣賞的日本建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