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 TTP / O-Bay Way Studio
Taiwanese Tokyo(ed) Project
旅途04_日本二十六聖人紀念館
所在地:長崎縣長崎市
設計者:今井兼次
竣工年:1962
在近代日本的異國文化交流史上,長崎一直是個十分重要的城市。自中世以來,近自中國大陸、韓國、南洋,遠至西歐、南歐,日本文化與歐亞諸國文化在此交會,並孕育出這個三面環山、被稱為「坡道之城」、「階梯之城」的繁榮港口。在這座城市裡,除了像歐洲的建築風格、鋪面等街道景觀,也有用紅磚造的中國式祠廟,當然也有日本傳統的武家屋敷、現代的住宅房舍群及街道景觀。由於多山少平地的地理條件,使得長崎整座城市顯得有點過於擁擠侷促,但多文化的包容與融合,讓這座城市在文化上能夠創造出更多層次的內涵、景觀上也顯得更加豐富有趣。
但在文化交會時所產生的衝突、遺憾,也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留存在長崎這座城市中。16世紀末,基督教從長崎開始傳入日本,但由於懼怕宗教給政權帶來的壓力,當時統一全日本後的豐臣秀吉於1587年發布禁教令,以San Felipe號事件為導火線,1597年豐臣秀吉將6名方濟會的傳教士及20名日本信徒在長崎處以極刑,此次事件也被稱作「二十六聖人殉教事件」。長崎有名的大浦天主堂,所紀念的就是這26位聖人,是日本結束鎖國後第一批建造的教堂之一,它面向的是二十六聖人遭到處刑之地--西坂。
出了JR長崎站後跨越天橋,往右轉入一條上坡,走了五分鐘之後就可以抵達當時26聖人被處以極刑之地的西坂公園,以這片能遠眺海港之地建立紀念碑來憑弔這些殉道者。而在公園右側,可以看到一棟造型奇特的建築物,這便是緬懷這些殉教聖人的「聖菲利浦教會」,而在教會旁的方形建築,則是為了紀錄這段歷史遺憾的「日本二十六聖人紀念聖堂」。
這兩棟建築物,皆是由早稻田出身的今井兼次所設計,於1962年完成的作品,今井兼次在日本建築界最為人所熟知的成就,就是他是第一位將Antoni Gaudi的建築思想介紹到日本的學者。因此他也是日本建築界公認A.Gaudi的研究權威。在設計上,今井與當時流行的極理性現代主義保持了距離,崇尚Gaudi與自然學習的精神,並認為建築應該是由工匠專家所打造而成。因此在今井的建築中,常可看到許多有機的不規則造型,及用材料的碎化去瓦解量體感的操作。
在最初的計畫中,本來要做紀念碑與紀念館,但是發包是分開的,今井將聖堂(聖菲利浦教會)作為紀念館的一部分來配置,但是經過多次的設計修正,菱形的教會如今被獨立出來設置在紀念館東側,並被道路切開與紀念館的連結,失去了本來的完整性,是可惜之處。教會的入口位在紀念館對面的小巷內,從瑪莉亞之塔側進入,二樓開口的式樣,是一個變寬變厚的十字架,不論是在教會或是在紀念館,我們都可以看到這個式樣不斷地出現。而我們也可以從窗戶落水的設計中,看見今井對於職人技術的信任,以及追求建築元素造型自由的堅持。
聖菲利浦教會的外型上,建築物上半部,可以看見今井十分刻意地去模仿Gaudi的各種設計元素,像是高塔、自然曲線、不規則開口、馬賽克拼貼建築外牆等等,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兩座達16公尺的高塔。面對教會左側的塔,象徵著聖母瑪莉亞,代表人們的祈禱能夠上達天聽,並在頂端避雷針以意味著人間榮耀的王冠作為裝飾。而面對教會右側的塔則是恩賜之塔,象徵著聖靈的賜與,並在頂端用紅色代表聖靈之火,避雷針的部分則是以心與光環作為裝飾。
但整體來看,這座教會的上半部雖是高第的自然造形,但下半部卻是柯比意式的理性框架。這件作品就是把加泰隆尼亞的現代主義與歐洲的現代主義放在一起蓋在日本的土地上,能將這兩者對材料的思想相近、但造型表現迥異的建築風格大膽地結合在一起,或許是只有身為Gaudi研究第一人的今井才能做到的吧。
進了入口後,熱心的導覽阿姨帶著我們從窄梯上樓,二樓是教會內部的主空間,屋頂的中間以一根龍骨貫穿空間的軸線,兩邊的木樑往雙邊斜,這個形式是以諾亞方舟做為概念,把禮拜堂作為救贖世人的一艘船放在教會的最頂層。而正面兩側的大小開口,就像幾尊大天使以及許多小天使飛舞在正面的上帝兩側,並刻意用一根柱去強調出上帝的單一性,同時也利用直線的延續,讓視線自然帶到木造屋頂使人仰望,讓這個空間用建築的元素塑造出神聖感。
除了建築空間以外,今井也親自設計了許多小細節,比如以鴿子作為概念的門把及玫瑰窗,入口處的幾個壁面裝飾等,讓工匠的技術在這個案子裡發揮地淋漓盡致,是可以感受到手作感十足的一件作品。
而位在紀念碑後的二十六聖人紀念館,造型則相對低調許多,往下走的路徑以及紀念碑與量體間的距離帶給參訪者一種緊迫感,而以一根柱所撐起來的混凝土板,既沒和紀念碑接上,也沒和建築物量體連結,而是單獨佇立在兩者之間,卻讓人能產生建築物量體與26聖人有某種關係的直覺。此外,這個混凝土板的另一側,用馬賽克拼貼出了一幅描繪了天堂樂園的畫,上面畫了日、月、星、與啣著勝利之枝的鴿子,象徵著雖然人類在下層這一側是看不到的,但在另一側,上帝的樂園是真實存在的。這是一個難得只能從地面藉由鏡子反射才能欣賞到的畫作,也令人佩服今井使藝術創作與真實建築元素兩者結合的巧思。
雖然紀念館於1962年落成,但是根據研究,直到1968年今井都一直在調整細部設計,只要進到紀念館內部,其實就不難想像為何需要花這麼長時間去修正細設,裡面非常多的元素比如扶手、壁框裝飾、開口部、混凝土與磚的材料收邊等等,都做得非常精緻。
整體建築空間雖是以現代主義的框架構成,但是卻巧妙結合了日本傳統與歐洲的建築元素,比如說玫瑰窗與日式格子窗「虫籠窓」的結合、或是二樓榮光之廳中使用了類似日式屋敷「欄間」的元素作為採光高窗。都想要表達過去日本只能在低矮的破房子、或是陰暗的地下室偷偷做禮拜的空間感,因此建築物的開口就代表著光明、希望。其形狀、數量、位置,都可以感受到是設計者有意識地去控制,該亮的亮、該暗的暗,有側窗,也有天窗,甚至還有底窗,形狀也都不盡相同。徹底貫徹了今井「建築應該是由人的技術去打造」的價值觀。
紀念館方形柱樑量體所營造出「靜態、拘束」氛圍暗示著當時信徒所受的壓迫,而教會所營造出的「動態、自由」氛圍則意味著聖人們殉教後接受上帝祝福前往樂園的過程。兩者卻因為計畫道路而被切割成兩處,造成以紀念碑為起點、透過紀念館與教會三者所構成的敘事性因此斷裂,是我認為這件作品最可惜的部分。
今井兼次在1948年喪妻之後,受洗成為天主教徒,而其實在此之前,今井的學生時代就曾經參加過上智大學所舉辦的讀書會(上智大學為天主教學校),大學時期也是早稻田天主教研究會的第二任會長,可見今井與天主教的淵源之深。或許正因如此,他才能將這些宗教哲學以及意涵熟練地融入建築設計中,以純粹的建築元素及空間操作來敘述這件天主教的歷史事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