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 TTP / O-Bay Way Studio
Taiwanese Tokyo(ed) Project
旅途07_鳴門市公共建築群
所在地:德島縣鳴門市
設計者:增田友也
竣工年:1963
若要選擇一位在20世紀末最偉大的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絕對會在每個人心中的首選名單之內。1970年,由於大阪萬國博覽會的成功,奠定了丹下健三在國際上代表日本建築界的崇高地位。不過與此同時,世間也逐漸淡忘了另一位當時名聲與丹下並駕齊驅的建築師,他是增田友也,是在1960年代的日本建築界常與丹下健三相提並論的一號人物。
較丹下健三小一歲的增田,1939年從京都大學畢業後,旋即面對到殘酷的二戰,他被派往滿洲擔任關東軍造船工廠的技術人員,但也因為如此,增田逃過了被軍隊徵召的命運,而在動盪的戰亂時代中生存下來。二戰結束後,1950年回到京大擔任建築系講師。並在1960年代成立自己的研究室後,逐漸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對於建築空間的論述。並開始以這套論述實踐在自己的作品上。在這段期間,增田因為其獨特作品風格而逐漸累積名聲,甚至開始有人將他與東京大學出身、主要活躍於關東地區的丹下健三比較,而有了「東之丹下,西之增田」之一說。但在1966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競圖失利輸給丹下後,增田轉而將精力放在建築研究,專注於自己的空間論上,因而逐漸被日本建築界淡忘。
在2011年,富山大學的建築研究者長岡大樹發表論文「増田友也の建築と壁の造形」中,歸納了增田在建築空間論所提出的三個方向:
1.建築以矩形為基調,且不做過度的型態操作。
2.大部分以清水混凝土作為主要的建築構造。
3.將光影以線或面的組成來表現建築本身。
這些方向相對於擅長利用各種質感的材料、注重操作型態語彙來表現建築的丹下健三,或許更接近現代主義對建築的本質的詮釋,增田的一生除了建築設計,對於空間、風景與存在論,其實都有其獨到的見解與思維。尤其對存在主義及解構主義的熱愛,使Martin Heidegger的思想對增田在建築空間論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增田的作品主要集中於西日本地區,尤其以鳴門這個離他老家最近的城市裡的一群公共建築最具代表性。這群建築主要有五座,分別是鳴門市役所、市民會館、市職員共濟會館、老人福利中心、以及文化會館。而這建築群又因區位而分成兩區,市役所、市民會館和職員共濟會館三棟建築自成一區公共建築群,位在主要幹道的淡路街道旁,另一群文化福利設施群包含了文化會館與老人福利中心,位於東側的撫養川河畔。
從淡路街道進入市役所,首先就會看到一座通往二樓的大樓梯,當時增田基於人車分離的概念,將人行的入口拉到二樓,地面層則是車輛停車以及接送的空間。爬上梯到了二樓後,可以看見一個混凝土屋頂暗示著入口的位置。入口屋頂的外型是一個倒V形,底下僅用一根柱支撐,除了不破壞本身帷幕牆立面的節奏之外,也自然將入口的出入動線一分為二。柱子的做法利用結構原理將上部斷面收小,配上倒V的外型,讓入口屋頂感覺很輕盈,一掃公共機關設施的沈重感。
而二樓入口的軸線筆直向北延伸,銜接上主幹道的步行系統,讓市民可以從人行道很順暢地走上二樓然後走進市役所。
而市役所的一樓,則是停車場及地面層出入口。比較有趣的事情是二樓高架步道的RC柱列,它的造型是將地面上的矩形往上邊拉邊轉90度,讓整個柱子在造型上呈現被扭轉的狀態,看起來十分動態且活潑,而扭轉這個動作以及矩形這個語彙,其實是增田友也設計上的手法,每一根柱子的型態,都被控制成屬於該種空間型態的樣貌。這樣的手法在其他案件中十分常見,我們可以看到他其實也不斷的在重複這些方式和語彙,試圖組合出更多不同的空間表現。而在構造物的形體上,也可以從中觀察出它們與構造行為上的關係,増田將這套關係貫徹始終,即使做到小地方,收頭的設計、施工等也絲毫不含糊。同時亦可以發現到,此時的增田開始試圖利用模板的紋路,來作為一種表達的建築手法。
位於市役所前方的,與二樓步道串連在一起的市民會館,也是同時期完成的建築物。市民會館的配置將舞台面對著主入口,然後與市役所前廣場連結,因此室內的天花以折板的方式,試圖反射聲音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音響空間。長向立面以玻璃帷幕牆的方式採光,並用鐵杭架撐出一個跨距約35公尺的活動空間。
相對於台灣較晚才開始嘗試空橋系統,增田於1963年時就已開始實驗空中人行步道的可行性,並將之落實在設計中。
從入口延續的這條空中動線系統並非止於市役所內。穿過市役所後,通過陸橋,就可以的抵達在市役所南側的職員共濟會館。雖然一般認為增田的代表作是文化會館,但共濟會館是我認為這一群中最能代表增田空間操作模式的案子。
關於增田的空間操作模式,先前提到的長岡大樹於2011年發表的論文中,也整理出了以下幾項增田的建築語彙:
1.出簷遮陽
2.以側牆及屋頂頂版形成的門型框架立面
3.藉牆面支承屋頂
4.柱梁系統的方形架構
5.厚重單堵牆
6.陽台
7.垂直格柵牆
8.雁行型曲折牆面
單從立面上來看,就可以看出來他至少採用了出簷遮陽、柱樑方形架構以及陽台的手法。
出簷遮陽的部分,到了地面層透過再往後退縮的動作,創造出了人行動線以及有半遮蔽的停車場,成為對居民開放的都市空間。
上抬屋頂的位置在室內則成了採光井,透過鏤空的樓梯將光線引導至室內空間中。讓建築內部因為被辦公空間佔去而缺少採光的公共空間更加明亮。
二樓部分的樓梯間,單堵牆的存在除了作為扶手的機能外,強烈的存在感也定義了梯間的場域,為這個空間塑造出了一種神聖、崇高的感覺。
而有趣的是, 內外空間的模板雖然是用普通模板,但柱牆等部分的垂直性元素是採垂直方向排列模板,而梁這種水平構件則用則是採水平方向,整個建築空間透過模板方向、樓梯踏階鏤空、分割線、與牆面的配置與使用,來表達整棟建築物的構件組合關係,徹底體現他「建築的語言就是線與面、光與影」的精神,雖然整體規模、施作面積都不是很大,但是都可以讀出增田在本案中,針對他自己對於建築空間的理解以及空間理論中所提出的諸多想法的嘗試與實踐。
而撫養河畔的文化福利設施群,被認為是增田友也在建築設計上的經典作品,關於這個區域,讓我們在下一篇再細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