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旅途08_鳴門市社福文化設施群

所在地:德島縣鳴門市

設計者:增田友也

​竣工年:1975~1982

  鳴門市的社福文化設施群,位於距離公共建築群約4、500公尺左右的撫養河畔。原本由鳴門市文化會館、鳴門市勤勞少年之家、鳴門市老人福祉中心三座量體組成的建築群,而後兩者在2017年時合併成為鳴門市福祉交流中心。這群建築都是增田友也於生涯末期所設計的。文化會館甚至是在增田過世後才完工,被認為是他的遺作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傑作。

  在上一篇所提到長岡大樹的研究中,亦將增田友也的設計作品,依照牆面表現形式分作四個時期(初期、前期、中期、後期)。前面兩期的設計重點為「作為遮簷與方形架構的牆」,而後兩期的設計重點為「牆與屋頂」,鳴門市公共建築群則是處於第二期,因此我們可以從立面上看到公共建築群有非常多利用遮簷作為立面表現的嘗試。而社會福利設施群則屬於第四期,較著重以牆面作為語言,透過多樣的牆面構成手法來表現整個建築帶給觀者的視覺感受。

  從西側往建築群的方向移動,就會遠遠的看見文化會館那刻意被拉高的混凝土量體。這個垂直性強烈量體成為了周遭環境的地標,也就是Kevin Lynch所提到都市裡的Landmark,作為一個城市高公共性的空間,這個手法是非常成功的。入口處往上翹起的大屋頂所帶來的水平線條,軟化了整體壁面帶來過於強烈的垂直感,也暗示著東西向中軸遠方的撫養川的存在,這樣的配置有點讓人聯想到Louis Kahn面向太平洋的Salk Institute,同樣都是將空間主軸指向水邊,雖然太平洋在尺度上比撫養川大上太多。

  在增田的設計中,常常可以發現他會帶入一些曲面元素,來表現混凝土構件本身的量體感。而這種把曲線利用在屋頂上的作法,當下就覺得和Corbusier在Chandigarh Capitolio 與廊香、以及前川國男的東京文化會館的表現手法極為類似。

  而除了屋頂之外,基地入口處兩側的混凝土扶手斷面,也使用了曲面元素,去把扶手上部的混凝土塊體收薄。

  不同於折線所表現出來將某元素一分為二的區別性,曲線表現出的則是同一元素持續延伸的延續性,因此對於用牆面去表現出建築精神的增田來說,曲線的存在以及適當的使用十分的重要,過多的曲線會碎化量體感,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偶爾可以看到曲牆畫龍點睛似地穿插在方正量體中間,成為塊體的接著劑。

  建築物入口處的頂蓋也是增田設計中的一種記號。在一南一北兩棟建築物的入口屋簷,分別用曲線與直線兩種方式去收掉出簷創造量體感。機關性質比較高的福祉交流中心採用直線,而展演性質較高、較具活力的文化會館則使用曲線來營造動態感。同時也可以發現增田在鳴門市役所採用的幾何扭轉柱,到了福祉交流中心竟然升級了。從矩形斷面變成了八角形斷面,讓整個柱子雖然斷面從頭到尾面積都一樣,卻能產生柱子上細下粗的構造合理感,以及柱上面的頂蓋輕輕地被抬起來的感覺。而在高度上把入口屋簷壓低,則是為了讓使用者在進入大廳時,可以藉由空間體驗上的反差來營造出大廳的高聳開闊感。

  但很可惜的是,當天文化會館並沒有開放,只能從外面的玻璃一窺內部大廳,感受一下這座被譽為是增田友也傑作的內部空間氛圍。

  但既然文化會館沒開放,那麼我就進入福祉交流中心探險了一下。從立面上來看可以發現,以福祉交流中心來看,增田很刻意地去控制進入內部空間的光線量。除了垂直格柵中間的開口處開給辦公室空間的窗戶之外,其餘立面上的開口並不多。為了表現牆面帶給視覺上的印象,他將會減少厚重感的開口部數量降到最低,或者是往後退到較為不顯眼的位置。但這並不表示增田不重視光線,相反地,在福祉交流中心裡面對光的詮釋及表現,都讓我覺得非常的訝異。

  除了無法進入的辦公空間之外,我試著去走過所有可以任意進出的公共區域。發現增田在生涯晚期仍然勇於去實驗關於光線品質與明暗關係的控制手法。比如像走上樓梯的梯廳雖然引用來自梯間縱長型開窗所引入的光線,但卻用彩色玻璃降低光線強度,營造出相對陰暗的梯廳來襯托遠側辦公空間的明亮。且這些彩色玻璃的矩形元素甚至延伸至天花,在垂直向度創造出延伸感,來和視線軸的水平向度相對。鑲嵌著彩色玻璃的牆面分割亦用類似的比例區劃,減弱牆面在這個空間內的阻隔感,產生一種幾何的趣味。

  穿過陰暗的梯廳後會遇上一個交叉口,其右側是通往另一棟建築物的通廊,在這裡增田則是將外牆分割的尺寸套用在開口上,並毫不保留的全面使用玻璃來維持視線的通透,形成非常明亮的通道空間。而這條通道會一樣先通過一個較陰暗的空間,端景則是另一面外牆的開口。若從梯廳作為起點,增田不斷地去利用光與影,創造出亮、暗、亮、暗的節奏去引導使用者抵達下一個空間。用光線來製造動線的手法,讓我感受到了非常特別的空間內部行走體驗,讓我想一直到處走,想要看看那遠處的光到底是什麼地方。

  整棟建築物我最喜歡的,是那支三層樓高的樓梯。這隻樓梯的每一階都是懸臂,每階都獨立的梯體下面完全沒有任何支撐,共濟會館的樓梯雖然也是每階獨立,但是卻是用兩根龍骨在底下支撐。福祉交流中心的梯體在形態上也更合理,斷面也更加有趣。整支梯就像漂浮在這個混凝土巨塔裡,且在扶手的選擇上使用了簡單的圓型不鏽鋼管,但若與同樣是不鏽鋼管扶手的共濟會館以及鳴門市役所比起來,少了面元素、把垂直元素變細並提高密度的手法,配合好像浮在空中的階梯,產生一種似乎是扶手把階梯吊著的感覺。

共濟會館的階梯

鳴門市役所的階梯

  增田在梯間的採光處理也非常的細膩,整支樓梯他只有在一樓入口處及第一段的轉角平台設置兩條垂直的細長開口,其他位置的採光統一來自屋頂的圓形開口,且把Corbusier那種在廊香牆上處理採光的手法套用到天窗,讓進入室內空間的光擴散到整個梯間。自一樓依循垂直細窗後,只需一直往上朝著天光的方向移動。漆成紅色的採光窗牆面讓灑進來的光線帶著一點溫暖,即使整個空間簡單到剩下梯階、扶手與牆,卻也不會感到陰暗可怕,反而透過無限延伸向上的的感覺、且把動線稍微斜一點把中間的挑空打開等手法,讓人感覺到一種儀式性。

階梯唯二的兩道側窗

  另一件讓我在意的事情是顏色。增田在設計生涯初期的鳴門市役所、市民會館其實立面都是有顏色的。但是到了生涯中期,他開始追求純粹的清水混凝土質感,因此在他中後期的作品立面上已經找不到色彩元素。但是福祉交流中心內部的部分玻璃、梯面、採光牆處卻又把色彩做回來了,或許在建築表面他只想用材料的塊體感來表現出建築物原有的樣貌,降低過度的型態操作,用純粹的「材料」,透過「分割」、「組織」、「構造」去表現「建築」最原始的感覺,而顏色、光影、空間質感這些事情,則透過室內空間表現,讓人感受到外剛內柔的兩面性,也是讓我在探訪這些建築物覺得最有趣的事情。

  從增田在設計上的操作、空間的表現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他與丹下健三一樣,都受到Corbusier非常深遠的影響,但丹下健三從1958年的香川縣廳舍竣工之後,開始嘗試不同的材料與工法去摸索下一個世代不同樣貌的建築,走上不一樣的道路,並在晚年逐漸開始脫離現代主義。相對的增田友也則是持續堅守著現代主義的精神與手法,並從中發展出屬於他個人的空間論,確立了他在日本近代建築史上獨樹一格的作品與設計思維。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