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 TTP / O-Bay Way Studio
Taiwanese Tokyo(ed) Project
旅途24_安曇野知弘美術館
所在地:長野縣
設計者:內藤廣
竣工年:1997
從長野縣的大都市松本,搭乘大糸線一路向北,沿路映入眼簾的,是四月一大片一大片的平坦田野,有些染上了新綠,有些則是放水休耕,或是直接裸土等待新的開始,遠方的藍天與飛驒山脈的群峰構成了遠景,即使山上仍然殘留著一些積雪,但車窗邊偶爾會掠過一些已迎來滿開的粉色櫻花。四月的松本盆地,開始漸漸有了生機。上一次來到這裡,是冬天的時候,當時灰暗的天色以及寒冷的氣溫,以及發現想去的地方竟然冬季休業的失落感,至今還記憶猶新。
2019初訪失敗
2024初春再訪
在搭了電車約一個多小時後,下車的信濃松川站是一個極其典型的鄉間小站,沒有地下道跟天橋,從月台到站房就是直接穿越鐵軌,但比較好的是,這個站至少還有站員,比起其他無人站算是高級不少。
從信濃松川站到安曇野知弘美術館,僅約五分鐘車程的距離但步行卻要上三十分鐘,前次要來的時候,當時還有公車運行,但現在似乎已經沒有了。雖然四月的安曇野還不算太熱,但在接近中午的大太陽下走半個小時還是有點吃力,於是後來決定在站前的觀光資訊站租了腳踏車,先去吃安曇野知名的特色小吃蕎麥麵之後,之後再一路下山前往美術館。
岩崎知弘是日本近代知名的童書繪本作家,其在台灣較知名的作品,應屬幫日本藝人黑柳徹子的自傳「窗邊的小荳荳」製作的書中插畫。由於岩崎知弘雙親所住的家在當時東京的空襲中被炸毀,因此只能回到母親老家-長野縣的松本,並往松本北邊的安曇野方向進行開墾並移民,因此對岩崎知弘而言,安曇野就像是她的第二個故鄉。
坐落在高瀨川支流乳川旁的安曇野知弘美術館,是建築師內藤廣在1993 年贏得的指名競圖。當時這塊基地是被包含在一塊約4公頃的公園計畫用地內,所以美術館本身也是與公園一起整體設計的。探訪的當天雖然是平日,但公園內也有不少家庭出來享受四月的溫暖陽光,為這個寬闊的鄉間公園增添了不少人氣。
從腳踏車停車場走入公園後,沿著小徑穿過一小片的森林,就會看見彷彿呼應著遠方飛驒山脈群峰的美術館屋頂線條,這些線條藉由控制在一定的高度以下,使整體外觀看起來亦帶有強烈的水平性。整體的平面架構由長向條狀的建築量體並排而成,故從側面看上去,就會產生有如山峰層巒疊嶂的視覺效果。
內藤在第一次前往基地調查時,就被這一片廣袤的山間平原,以及背後雄偉的大山大水所驚艷,他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建築,無疑是給這樣的風景帶來某種程度上的破壞,因此在設計階段期間,他盡力將建築物以低調的方式處理,特別是在屋頂外形的嘗試,他從平屋頂試到薄殼屋頂,前前後後擬定出了20幾種方案,最後才採用了現在的雙斜屋頂,讓建築物就像是田野中常見的倉庫一樣,盡量融入在這片廣闊的田園風景中。
這些像是倉庫的量體群,大致上分為三期。第一期(1997)是最早的美術館核心區域,包含入口、主要展廳跟商店等。而第二期(2001)新增了商店面積以及增建了新的展覽空間。第三期(2009)則是在面對主入口左側新增了保存展覽品的典藏空間及卸貨區。這種保留了未來可增加空間彈性的想法,讓人聯想到科比意的無限擴充美術館的概念,但知弘美術館的擴充方式,與科比意的螺旋往外擴展的方式不同,是從既有量體的前後或左右的正交方向延伸擴大。
進入美術館的入口廣場,可以發現入口門廳其實是由一個輕巧的木構山形屋頂架在兩側量體上所形成的。從兩側量體的短向立面往內退縮的虛體成為了門廳,並以玻璃做為主立面,除了可以直接從入口看見被室內區包圍的中庭,亦可以從玻璃的映射中看見湛藍的晴空。同時也因為木構屋頂的存在,使這個門廳成為人們得以暫時聚集的半戶外空間。
從入口開始,便可以感受到這棟建築物的溫度,館標招牌所在的高度大約是2.2米,是非常親近人類的身體尺度,除了決定了立面分割的比例、以及入口大門的高度外,同時也定義了人們在垂直方向的活動領域,讓人們的視線得以聚焦在這個高度已下。而以土黃色矽藻土為主色調的結構體,與木原色的木構屋頂,也營造出了館內整體溫暖且讓人安心的空間氛圍。
踏入館內大廳,迎面而來的是初出新綠且明亮的中庭。大廳頂上跨距約7.2米的屋頂,在彼此交叉構成山形的椽木間輔以一道弧形構件的姿態,讓人感覺與內藤的出道作「海之博物館」的展廳屋頂有幾分神似。不同的是,這些由當地的日本落葉松木材所建造而成的屋頂構架上,除了些許的小型照明器具及消防用的偵煙探測器之外,完全沒有附加其他設備,讓屋頂彷彿也如同展示品,以最原始純粹的風貌展現在訪客眼前。
室內除了展示空間以外,沒有任何頂天的牆壁作區隔,廁所區、閱讀區、商店區等,都是被包覆在整個屋頂下的通透空間內。位於2.15米高處的水平RC板出簷,將室內的空間概略地畫分成上下兩區,界定出屬於人的空間以及設備的空間。透明的大片落地窗,除了讓人在室內的視線能夠通透無礙外,也能帶來一種牆體飄浮在空中的輕盈感,與建築物厚重的量體外觀呈現強烈的對比。
這座建築物施工計畫之縝密,可以從設備器具的處理態度中窺見。除了展示空間內部以外,第一期的公共空間中幾乎看不見任何的空調管線,設計上這些出風口有些藏在水平RC板的下緣,有些則以整條格柵的型式設置在展廳外牆上。而消防的逃生出口指示燈,則是在澆置前,就已先用模板預留出設備凹槽。雖然這並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作法,但能在這樣的地點以及當時的那個年代背景下施作出這樣的細節,仍是讓人羨慕其施工水準之高。
二期的展覽空間,內部的公共空間就不如第一期來的那麼純粹。屋頂架上吊著一些象徵著內藤的幽浮形狀吊燈。且也開始出現了藏在垂直格柵後的空調設備的出風口,以及一些藏在角落的監視攝影機和喇叭。或許二期的設計強度已經與一期不同,這是個人覺得有點可惜的地方。
館內的座椅和桌子,出自於建築師兼家具設計師中村好文之設計,特別的座面和椅背曲線,以及溫和的木紋表情,與岩崎知弘繪本的童心相互呼應。而像是書櫃、遊戲區的隔間等,從它們的高度都控制在約1.2m以下的這個事實來看,也可以看出內藤對於兒童身體尺寸的意識與貼心。也讓訪客能夠體會到,兒童才是真正屬於這個館的主人,設計應該要回歸到從兒童的角度出發。
從中庭開始的旅程,也在中庭告一段落。在這個紀錄了岩崎知弘一生的美術館之中,內藤透過木、土的質感,讓整個美術館更加貼近當地的風土之中。會隨著時間逐漸變色的木材與泥作,也讓整個空間變得更有溫度以及厚度。相對於當今充滿混凝土、金屬、玻璃等現代建材充斥的美術館類型,這樣的空間更能表現出其承載的時間記憶以及人文內涵的深度。
內藤廣早期的作品,包含以前介紹過的海之博物館、天心紀念五浦美術館等,在外形上或許都不如其他當代建築師來的如此令人矚目,人們反而會對其在構造上的表現投以更多的注目,但其實在他的建築哲學中,他並沒有刻意去追求展心的構造形式,只是不斷地追求「素形」的概念。像是倉庫或儲藏小屋那樣,他認為只有在非刻意的情況下,能夠滿足人類需求行為以及該場所的風土條件的建築造型,才能被稱作是素形。因此他想創造的素形,即使無趣,但其存在仍具有其價值,而所謂的價值,就是指時間的累積。
在這個平日的午後,自1997年起即低調地屹立在這片廣袤平原的美術館園區裡,有些父母帶著小孩在公園陰涼處野餐,有些則是一家和樂融融在館內興趣盎然地翻著繪本。這座外觀不起眼的美術館,未來也將累積更多人們的回憶,讓建築成為實質上的記憶載體,並陪伴著更多下一代的希望種子邁向未來。